作者/凤雏生
管理,有的人解释为管人、有的人理解为管事,我的理解则是——“管心”。从来没有系统的去学习过有关于管理的理论知识,硬要说学习过,那就是曾经在闲暇的时候听过几堂曾仕强先生的《易经与企业管理》视频讲座,还有在来到新单位以后参加过几次单位组织的专题培训。
从表象上看,管理似乎就是管人,真是这样的吗?不是的。每一个人都存有逆反心理,每一个人都向往自由、不希望自己受任何束缚。作为管理层,如果单单是站在管人的角度上去考虑事情,结果肯定会很糟糕、很糟糕。频频出现的富士康跳楼事件说能明什么呢?道理其实非常简单,人不是机器,他(她)不可能时刻像机器一样按照用电脑设置的程序来机械地作业。因为,员工虽然是在工作时间以内,但是他(她)也要吃、喝、拉、撒,他(她)也需要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人事情,甚至是在郁闷的时候需要喝个茶、抽根儿烟来调节一下心情。如果,一个企业或是一个管理层把员工这些最基本的人身权利都给剥夺了,出现像富士康这样的悲剧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“对事不对人”这是一句所谓的领导们经常说的话,对吗?也不对。人的性格不同、能力不同、处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,所以在工作岗位的安排上要做到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、因地而异,如果在工作中不去考虑这些因素,便会很容易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。
“不出帷幄,决胜千里”这句话说的三国时的名相诸葛亮。然而这样一个叱咤风云、名垂青史的军事大家,却因为错用了马谡而痛失街亭,造成了军事上无可估量的惨重损失。
其实,说来说去只有人心才是最重要的,“人心齐,泰山移。”一个企业或是管理层,如果没有向心力、凝聚力、处处怨声载道、人心涣散,那么它的未来可谓是不能长久矣!
曾仕强先生在他的讲座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:很多企业每年都要定期去看望曾经在企业中打拼因公、因病死亡的员工家属,有的员工已经离世多年,可是公司领导仍然坚持探望。曾仕强先生说,这是给死人看的还是给死人的家属看的呢?都不是,其实公司的举动无非是给活着的员工看的。公司的举动让员工看到了希望和保障,也给了员工能为企业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己的勇气和信心。一个小小的举动,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心、爱护;体现了企业真正的人性化管理。
历史人物中最会收买人心的莫过于三国时的刘备,赵子龙在曹营中杀了数进数出,险些将性命丢在曹营,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方将幼主阿斗救出,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,反而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掷之于地,说:为你这乳子,几乎损我一员大将。赵云一见此情景,立时被感动得涕泪涟涟了,连忙抱起被刘备抛掷于地的阿斗,一边跪到地下:“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主公的知遇之恩啊!”如果,没有众将士在面前,他会亲手摔自己的儿子吗?他的这一个举动,深深的感动了赵子龙和众将士,也就是刘备的这个“义”字让众人甘愿用一生乃至身家性命来为其尽忠。
李强指出,聪明的领导都会装糊涂,他们会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下属,什么事情让下面放手的去干,自己落得轻松不说,还给了下属很多锻炼学习的机会,并且下属在乐此不疲的工作中也不会产生过多的思想压力;有的人当领导对于工作抓得很细,平时不给下属留有半点磋商、通融的余地,更不会附耳听取、采纳下面对于工作所提出的建议。长此以往,自己就会感到很累,当看到无事可干的下属时他反倒会觉得是他们工作态度消极、疲于应付。“知道不如不知道,有用不如无用。”这是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提出的观点,从客观上讲李强和老子的观点倒是有些不谋而合之处。
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。如果说要某一个人去完成某项任务,用他去做
的同时却并不相信他,那么又要用他干什么呢?一个企业中,不管是高级管
理层还是中级管理层、或是初级管理层,只有做到如上述所说那样工作才能
顺利持久的开展下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