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对于成长中的点滴,我不敢妄加评论。我只知道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,喜欢捧起自己喜爱的书的那种感觉。因此感谢曾经的自己,倒不如说感谢那些引领和陪伴我的人与书。刘同说,很多人闯进你的生命里,只是为给你上一课,然后转身匆匆就走。所以,留不住的,带不走的,不妨就享受着当下陪伴的日子。
对我而言,没有哪本书能够让我念念不忘,以致喜爱到随身相携,然而每一本本书所汇聚的能量却是无法比拟的。很喜欢刘同这个人,最近一直在看此书同系列的《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》,也许我还不能够真切体会到他讲述的孤独,其中的东西似懂非懂。然而,对这本《谁的青春不迷茫》很有感触,总觉得他写的20岁出头的人生似乎就是自己,感同身受。
书中他这样介绍自己:我叫刘同,现在住在北京四环旁边一个叫沿海赛洛城的楼盘里。七年前也曾经幻想以写字为生,但无奈学识有限,北京太大,我写出来的那些字都不够成为我容身的砖瓦城墙。还好,我生性贫贱,嘴贫性格贱,从不抱怨自己的遭遇,所以投身传媒这一行,至今。以前我是城市旅人,为工作奔走城市间,后来他们叫我城市达人,为生活奔走于工作。现在,我和你一样。依然在路上。很喜欢他对自己的评价,干净,幽默,喜恶分明,大性情。
2
书的封面有一句话:“成长中的每一次低头,都是对自己的肯定。”嗯,低头不是认输,而是让你看清脚下的路,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,然后整装待发。
这本书记录了他十年的点滴,从2004到2013,是一个从幼稚懵懂到渐渐认清现实的十年,是一个慢慢地越来越明白,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十年,记录中有狼狈,有潇洒,有动荡,有转机,有突然,关于未来,关于梦想,关于亲情,关于友情,关于爱情,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奋斗小青年的逆袭人生,倒不如说这是一本见证我们彼此青春的,让我们更加肯定昨天,明天与当下的礼物。
3
“谢谢信任是必须的,但也要说,如果有可能,请你们把这一切留给自己,无论再矫情再幼稚再做作,那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我们,没有什么好鄙视,更不用一个激动按了删除键。要知道,你删除的并不是幼稚,而是一段青春好看的风景。这些风景或许你现在随处可见,但这些风景未来你世界难寻。”确实是这样,有些事开始之前总会有很多顾虑,比如老师上课提问,会担心自己回答的不好被别人嘲笑,所以思考再三才会说出自己满意的答案,如果没有好的答案即使有想法也会保持沉默;比如刚发的一条状态,突然觉得矫情加幼稚就会删掉。
其实,我们都在努力被看到,看到成长中的变化与心情,都希望被自己在乎的人所肯定,肯定,代表昨天努力的自己和现在的模样。
“二十岁出头的日子,每天挣扎与纠结,仿佛是经历了一次新生的蜕皮,蜕去的是胆怯,是对事物表面的认识。蜕去的是恐惧,是对生活平和的接纳,我们总说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,它知道我们最终会变成谁,最终的归宿在哪里。”就像现在的自己,挣扎与纠结并存,却也喜欢这样的生活,因为现场直播的精彩,不论谁都是临摹不了的,亦步亦趋的了解自己,亦步亦趋的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4
特别喜欢刘同身边的朋友,与江杉的相识相知,与肖水,阿孟,胖子,蚂蚁,李锋,老马,00…..,有一起步入社会的,有在进入工作认识的,不论怎样,从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很熟,像多年的老朋友只是很久没见而已,没有聚光灯下的刻意靠拢,平淡,自然,真切。刘同在第二本书《五十米深蓝》出版的时候,已经在北京了,火车上收到江杉的短信: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决定,我都会支持你。蚂蚁则在他博客上留言,一起分享快乐与感受,仿佛从未离开过一样。不管是近在身旁抑或相距几座城,都会有“一直在”的温暖,没有约定,没有彷徨,彼此放下。可以狂欢,可以放纵,聊天,或是逃匿都好,会是良师,会是益友,会一起面对辉煌的过去,未知的未来,稍作停留,也会各自分散,但是不论在哪里,都会各自牵挂,留一块空地,让你歇息。
有两种不联系,一种是忘记了,一种是放在回忆里。二十岁出头的我,也有这样的一群小伙伴,我很幸运。但我不希望以后,如刘同所描述的,那些年少与曾经,有些都被搁浅在回忆的缝隙里。这回忆,如大的漩涡,让人无可奈何又身不由己。虽然未知有太多的变数,但“衣不如新人不如旧”。
尽力而为,则万事无憾。
只是努力,让一切变得更好。
5
对于2004年写的一篇《把人生也投递出去》,2012年重新评写时,他这样写:我已经不投稿了,准确来说,并不是我不在投了自欺欺人,而是终于熬到了编辑来约稿,写什么用什么了,但是2004年的时候,我是断然想象不到这些的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,也许是自己曾经认真写下的文字,仍很难被发表。所以现在每一次写的专栏比之前更为认真,因为知道发表文章有多苦,投稿后的期待有多焦虑,所以现在才更加珍惜每一次写字的机会。苦不是一件坏事,因为它会让你未来的甜更甜。
突然想起,他以前投稿的那些日子,觉得满目苍凉,可当拿到第一笔仅有30元的稿单时,那种兴奋与激动好像要让全世界都知道:喏,你看,我的文章发表了呢。没有曾经的坚持与努力,曾经一步步走来的孤独与感怀,就不会有现在的梦想与爱好同在的幸福。我们常常谈梦想,说得多了感觉也麻木,被封印在心底的某个角落,偶尔掀起才清晰,奥,这是我的梦想,一时的慌乱与无措,才发现已经偏离梦想很远了,所以在一张纸上写下大大的梦想,好像这样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,没有资格喊累,因为现在的你还什么都不是。
刘同说:当一切你都想明白之后,你大概就会知道,如何活出一个真实,让你觉得舒服的自己,才是最最重要和舒服的一件事情。
因为我们年轻,所以别无选择。不害怕迷茫,不害怕彷徨,梦想的路上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。
因为我们年轻,年轻就可以失败。青春就需要张扬,肆意,释放,宁肯做一个草率的决定,也不要一直后悔地回忆,就像一次次的摸索,只是为了让自己离梦想更近。
6
我喜欢这样的方式。以文字的形式,让自己和自己对话,和过去的自己,和未来的自己,和现在的自己。
“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上帝的赐予,不要磨灭,不要改变,不要嫌弃,他一定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惊喜。”
“现在我们越走越远,越孤单越害怕,偶尔对称的笑容也会幸福很久。”
“我们都说要做有追求的人,最后往往发现周围只剩下了自己。”
“播放器里的《only human》是《一公升的眼泪》中的播曲,听不懂日语的自己只能体会到这样的感受,jassie给了歌词,才发现和自己写的并不相同。在这之前我犯了一个错误,可弥补不可弥补,现在来看都不太重要了,想起的时候总有自责。不过也好,看着你总算微笑起来,自信满满起来,渐渐成功起来,我总算明白的是,花了二十几年总算明白的是,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得别人和你一起去做不可,总有绝境的时刻,能鼓励你的人也只有自己。”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。
每当失去方向的时候,看看内心的光亮,就不会惶恐了。
这本书留给我太多太深的感触,让我不禁一遍又一遍的拿出来读。二十几岁的自己,二十几岁的青春,如一首歌,仔细听过,不会重来,独一无二,亦无可取代。
时间不是杀猪刀,不会刀刀割肉。时间不过是围墙上斑驳的阴影,因为日照而改变形状,最终,你依然是你。
诚愿不被时光忽视,相信总有一片广阔储藏自己的能量。
诚愿善待青春,未来太过遥远,只想用当下的光年,努力。
书结尾的部分是与刘同相识相知的一群人记述他们的故事。其中一篇《十年的你》有这样一段文字:他一直问,青春是什么?想来,当时回答多么仓促和矫情。成功是一出太过诱人的大戏,他踮起脚尖奋力触摸,掩耳盗铃般却全心全意。
——《谁的青春不迷茫》有感
|